总站 | [切换城市]
决定你能力上限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日期:2020-08-04 浏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络流行语:“隐形退休人口”,是指那些看似在职场中拼命奋斗的人,其实内心追求的不过是自己舒服的人。

据了解,“70后平均超过4年才换一次工作,80后基本在3年多左右,而从90后开始骤减为一年半到一年,但95后则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而“隐形退休人口”用来形容这届职场95后,甚是贴切。

为什么95后不能稳定下来呢?难道工作都是枯燥、索然无味的吗?

关于如何工作,就不得不提到我最近看到的一本书,来自稻盛和夫的《干法》。

稻盛和夫,日本实业家,是京瓷、第二电电(现为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著名学者季羡林、海尔集团主席兼CEO张瑞敏对他评价也是很高,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中提出的哲学却非常的质朴。

看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在工作中一直困惑着我们的问题,答案一直很简单而且易行。

一、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物质追求是低阶,磨炼灵魂才是高段


工作,是为了什么?你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

不同于70后、80后的迫于生计、必须从事自己所在的岗位,现在的95后没有了生活的压力。生活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年代,95后对于工作更有自己的想法,不拘一格,他们更倾向于为了自己的梦想去闯一闯,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们想要让自己有一个感到快乐的工作。

回想小的时候,每当过年,都会有新衣服穿。所以那时候,我对新年无比期待,每每这时,我就会想等长大之后一定要努力赚钱买好多喜欢的新衣服。对于小时候的我,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买新衣服。

所以,等开始工作赚钱之后,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商场买衣服。随着买的衣服越来越多,小时候的新鲜感却渐渐消失了,新衣服也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童年的一个小小的梦想实现了,可是却没有带来期待的满足感。

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努力工作”这件事有一个认知: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我以后能够住上自己想要的房子、购买各种喜欢的消费品等等。

这应该是好多人的“终极梦想”吧,但这种认知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当我们一个阶段性目标完成之后,我们就会觉得空虚,就像我长大后实现梦想的状态;或者,如果一直迟迟不能完成,人就会变得很焦躁,甚至急功近利。

在《干法》这本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他自己刚上班时的一段经历:

刚毕业的他,在经济萧条的时期,进入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公司。在跳槽无果后,他只好抱着破釜沉舟的态度投入工作中,钻研的还并非他大学的专业,之后他在25岁的时候开始崭露头角,一次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

稻盛和夫认为,工作的本质就是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所以,当你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别气馁,也许这真是磨炼我们心志,突破职业的瓶颈期的时候。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顾佳,在我看来,顾佳除了双商高,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她不轻易放弃的劲儿。当发现自己走捷径而接手的茶厂有问题之后,她并没有破罐子破摔,在所有事情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个茶厂是一个宝藏,所以顾佳决定一定要将茶厂做大,并开始四处找投资、做销售,即使不断碰壁,但是她坚信一定能够做好。

剧中王太太对她的评价是:“这个女人有多狠啊,不是看她够得着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

是的,顾佳拿得起放得下,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走过歪路,但是能够及时分析问题,纠正错误。所以,没有人天生就是优秀的,抱着一颗解决问题的心去处理问题,所谓梦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只是这一路努力顺带给我们的反馈。

二、 先爱上自己的工作,做一位“敬业者”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稻盛和夫

1.与其找到喜欢的工作,不如爱上目前的工作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呢?实际上,这个群体的数量少之又少。大多数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都是是在迷茫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如果注定找不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不如改变“心态”,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爱上这份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

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重庆煤炭集团永荣电厂的罗国洲,是一名有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烧锅炉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情地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

罗国洲学历平平、工作一般,却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这就告诉我们: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只要认真研究,终究可以让自己成为这一行的专家。

2. 不喜欢目前的工作,或许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奇葩说》有一道辩题是选择低薪喜欢的工作还是高薪不喜欢的工作。

当然这只是一道辩论题,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份高薪且喜欢的工作。

而现实是,我们不可能持久地做一份高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同时也不会有人一直坚持做一份喜欢但底薪的工作,因为随着我们自身能力的增长、经验的提升,我们的薪水也会越来越高。薪水高了,我们也就慢慢地能够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所以,喜不喜欢一份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你够不够优秀”。在工作中,有了成果,就能得到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带来成就感,然后我们就会开始喜欢工作,如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 找到每个岗位的意义,任何工作都值得我们做好

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合适某个人的职业。

举个例子,同样是大堂经理岗位,有的人觉得这个岗位没有任何意义,每天只是简单的“迎来送往”,帮同事拿快递,等到岗位竞争败下阵来的时候,又会抱怨单位没有给机会成长,平时接触不到更多的业务。

但有的人就能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中看到它背后的价值:通过接触不同的客户,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帮同事拿快递,可以拉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进而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进行学习;客户问的问题不懂,那就深耕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等到下一次岗位竞争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优势。

所以,工作没有好坏之分,能够看到每一份工作背后的价值,并认真对待的人,终将能够成就大事。

三、 如何工作?把握住这4条原则就够了


前段时间,在节目中,杨幂被问道:“是不是不太擅长讲你真的辛苦了这种话”时,杨幂直言会有,但是“每个人都很辛苦,你凭什么要求别人了解你的辛苦?”

决定你能力上限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是啊,每个人都很辛苦,都很努力,但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努力才是对的呢?稻盛和夫在《干法》中为我们提出了4个原则。

1、不断为自己树立“高目标”

“高目标”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稻盛和夫从来不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目标再伟大,计划再周全,中途遭遇挫折会比较容易放弃。

稻盛和夫强调要建立一年短期的目标,再细分到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够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像是养成微习惯一样,不要一开始就为自己设立远大的目标、完美的计划,而是从微习惯开始。

微习惯强调的是“微”,简单、微小,比如,每天坚持一个俯卧撑、每天背五个单词或者每天读书2页,这些都是微习惯,但也是远离舒适区的“高目标”。

2、注意细节,做到“完美”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工作想要做到“完美无缺”,就必须注重细节。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一个情节是店里到货一款两个月才来一次的大爆款,其他的销售人员都是通知客户,等着客户来店,剩下的就看谁先到店谁就刷卡。而女主王漫妮还会思考客户到店之前可能在哪里会浪费时间,于是她想到了客户到店前的停车时间。所以她提前知会保安小哥,只用了几块钱一份的葱花饼就让自己的客户成功第一位到店刷卡,既让客户满意,也提升了自己的销售业绩。

决定你能力上限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同样的,稻盛和夫认为,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

正是王漫妮比其他销售人员多想了一步,多注意到这小小的细节,才能让她在这次抢单中成功。既让客户满意,同时也获得了保安这一“隐形”的人脉。

3、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解释,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尤其在这变幻莫测的时代,信息量巨大,很多人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开始了行动,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们才能慢慢地赶超过别人。

傅首尔在奇葩说中说过:对于有的人来说,生活就是奥运会,我们生下来就长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决定你能力上限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是啊,我们生而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起点就不一样,如果想要追上别人,就要用百米冲速的速度和别人进行马拉松赛跑。

4、正确的“思维方式”,比努力更重要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之所以激励人,是因为他不仅教给我们如何开展工作,而且教给我们如何做人。

他在《干法》中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他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其中“能力”是指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这是由父母或上天赋予的;“热情”又可称为“努力”,从缺乏干劲、霸气、朝气、懒散潦倒的人,到对人生和工作充满火焰般热情拼命工作的人,用分数来表示,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所以,即使能力很平凡,但只要拼命努力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而“思维方式”的分值是从“-100分”到“100分”,变化幅度很大。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因为这个公式是相乘关系,所以稍稍的负面“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有多少风险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才华出众,创建的企业一举上市,获得了很高的财富和地位。然而,之后他们开始旁若无人,一意孤行,最终从华丽的舞台上跌落下来,受到社会的制裁。

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要想度过幸福的一生,就无论如何都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

总结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一书中讲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我们的心性,修炼我们的品德。工作,从事上讲,是我们获得衣食充足的自由生活的物资保证;从心上讲,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修炼品格的人生平台。”

找到工作的意义、找到正确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够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

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尽职尽责、高度敬业的人吧!


作者:奇妙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