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切换城市]
如何激励“闷葫芦型”员工
日期:2020-06-03 浏览

一、“闷葫芦型”员工特点和管理难点


有许多管理者的手下都有“闷葫芦型”的员工。这类员工通常埋头工作不爱说话,从来不向他人透漏自己的想法。管理者遇到这种员工,往往会感到压抑和沉闷,尤其对于那些具有外向型性格的管理者来说,这些员工沟通起来不是很容易。

二、案例


李平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曾经听前辈说过,要在单位里站稳脚跟,首先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只要按照上司的要求努力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尽量少管,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过来者的建议,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李平深信不疑地采纳了。这对于性格本来比较内向的他而言,保持一定的沉默比在同事和上司面前表现和炫耀自己的能力,让他觉得更容易接受。

于是,在会议以及活动策划方面,小李大多时候都保持沉默,即使领导问他有什么观点和想法,他也笑而不语,或者用“我没什么意见”、“您的看法我完全赞成”等话来搪塞。受此类观点的影响,他的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

然而,渐渐地,李平发现,在一些项目的推广上,领导也不再了解李平的看法,便直接把任务交给他的同事负责了。眼看着在单位里工作也将近两年了,与他一同上岗的同事,或跳槽,或晋升,而李平的职业发展仍然在原来的水平线上。

对于“闷葫芦”型的员工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管理人员不去沟通,而是员工自身的性情所造成的沟通障碍。他们的沉默不语,往往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事。

但这不应当成为企业管理者退缩的理由,你应当使他们开口说话,道出其内心思想。这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个人发展问题,也关系到你能否充分利用其才能的问题。

虽然这类员工不爱说话,但是也有很多的优点,他们能够稳定地保持原则,耐心地忍受惹是生非的人;能够平静地聆听别人说话,具有天生的协调能力,善于把相反的力量融合;恪尽职守,善于倾听;有安慰受伤者的同情;在周围其他人都惶恐不安的时候保持头脑冷静,总是充满信心地去生活、去工作,甚至对手都找不着他的把柄。

三、如何激励“闷葫芦型”员工成为“大喇叭”


以下为任正非的讲话整理: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叫做无欲则刚。我想这个说法,第一,违背人性;第二,无欲者很难做到所谓刚强、有力量。

欲望其实是中性的,很大程度上,欲望是企业、组织、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是欲望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一部华为的发展史,构成了人类任何组织的管理史。一家企业管理的成与败、好与坏,背后所展示的逻辑,都是人性的逻辑、欲望的逻辑。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知识型劳动者的欲望可以被分几个层面:

一、物质的饥饿感


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最基础层面的对物质的诉求。员工加入到企业,最直接、最朴素的诉求就是财富的自由度。企业、组织能不能给员工提供相对的物质满足,实际上是企业人力资源最基础的部分。


2、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性的需求,人的一生多数都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越是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内心的不安全感越强烈。

华为正是因为拥有充满了危机意识的优秀管理者,又拥有十几万内心有强大不安全感的人,大家抱团取暖,共同面对充满了风险、未知、恐惧的世界,才有了华为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文化。



转载自《今日头条》职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