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切换城市]
在职场如何快速获得成长?
日期:2020-06-05 浏览


小陈是我之前的同事,他当时的部门老板比较严格,对下属要求也比较高,虽然他们部门流动率高于公司平均,但部门整体业绩依旧不错,小陈也在他老板手里从销售代表晋升到了销售专员。之后出于自己职场发展,小陈选择跳槽去其他公司,最近一次正好在一个场私人合遇见了小陈,他的一席话让我颇为吃惊。


他说:“我还是很怀念之前严格的老板,虽然经常批评我,但回头来看,我这几年的成长是最快的,现在的老板对我们也很好,他不喜欢批评我们,反而让我不适应,回顾这一年不管从职位来说,还是自己能力提升来看,都没有改变”。

听完小陈的话,瞬间觉得他的觉悟好高,竟然有人欢迎批评的老板,但回头仔细一想,在职场,能让你脱变成长的,一定是痛彻心扉的指点,这个指点多半是提意见,提批评,是一种改变你现状的指点,我把这一类称之为批评。

在职场如何快速获得成长?


职场需要批评


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坚持自己的一个观点:在职场,相比赞美,我更需要批评来加速我成长,但我需要一种能让我接受的批评方式来令我接受和改变,而不是随意的批评。

一、每个人都需要批评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批评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没有批评,你的人生像是一块贫瘠的土壤,没有活力和生命力,所以关于对待批评我们应抱有何种态度?我比较赞同《诗序》里的观点:“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面对批评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客观看待批评,它在以下两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个人成长需要批评

在职场,终身成长的概念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和重视,一旦停止成长就意味着你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何保持成长?

我们可以从正负两方面去看,从正相关方面看的话,比如学习,谦虚,自律等都是成长的必备条件,所有这些正相关的因素要想发挥作用都有一个前期,就是建立在个人的认识基础上,即你自己要有这个觉悟和认知,否则你就不会去成长。那如何让你有自我认知和觉悟?

除了通过自我判断外,更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外力,而批评就是重要的一种外力,我把它称之为和成长负相关的因素。如果能从正负两方面综合地来评估一个人的成长,我相信是更为有效的一种成长方式。

我记得我第一次成为管理者的时候,当时正在招聘员工,有一位候选人我觉得比较满意,同时他也顺利的通过了我老板的面试,意味着走完了全部面试,就差HR的手续。我为了尽快的让他熟悉工作和团队,在他还没有正式入职前,邀请他来参加团队会议。

当事后我老板知道后,对我提出了批评,他说:“在没有正式入职前,让他来参加公司的会议,是非常不合适的行为,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而就在会议后的第二天,候选人主动放弃了ORRFR,选择了其他公司。

通过老板对我的批评,我深刻地理解到这样做法不合时宜,从此,类似错误在我身上就没有发生过第二次,这次批评让我在招聘用人方面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成长和信任都需要批评

2.培养信任需要批评

每个人都希望在职场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据报道,当你感受到来自对方的信任时,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时,你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工作。

建立信任的方式也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因素,如果全是正相关,那不可能达到很高的信任,因为总是甜言蜜语,没有经历过负面考验的关系是不稳固的。而批评就是负相关因素里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无批评不信任,因为信任自己从自我批评开始,信任对方就接受对方批评开始。

正如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就好比我前面说的那位批评我的老板,虽然他早已不是我的老板,但我们还保持紧密的互动和非常好的关系,同时,我们双方都保持对对方的批评的权利,如果自己遇到什么事,也会第一时间寻求对方的意见,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就因为我们的信任。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人生成长和建立信任都离不开批评的介入,既然批评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愿去开展批评别人呢?

为什么我们不愿批评?

二、打工者意识导致我们不愿意批评别人


既然批评对人的成长很重要,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很少收到批评?除了人本性喜欢赞美排斥批评外,我们更需要从内心层面来看,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批评别人?

任何表面的行为背后一定是有深层次的内心原因,所以我们要分析为什么不愿去批评的原因时,务必要深入内心去探寻究竟,其核心就是打工者意识,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旁观者心态

打工者意识典型特征就是把自己看做旁观者,而非主人翁,对一切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都漠不关心,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认为批评应该是主人该做的事情,我一个旁观者是不需要去提出批评,当你有这样的心态时,随着时间推移,你也会慢慢成为一名真正的旁观者,从而失去职场竞争力。

职场老好人就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老张我第一家公司的一位老同志,当时40多岁,已经是无欲无求的状态,做好本职工作是他唯一的任务,他也从不和人争论。几年后,随着公司的改制,大批80后90后员工的到来,老张被调整出了一线工作岗位,去从事后勤工作。

像老张这样的年龄,理应还可以继续在一线贡献他的经验,但他这样老好人的态度,缺乏分享的动力和做事的意愿,随着公司年轻化改革的加快,老张也提前进入退休状态

2.斗争心态

打工者意识因为把自己当定位打工者,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公司的过客,所以他会划分出各种界限,比如和老板的界限,和同事的界限,和下属的界限,心理上就把双方放置于敌对状态,形成一种斗争心态。

正因为内心把对方看成是敌对的一方,但出于种种利益考虑,为维护和谐稳定工作环境,他们内心又害怕激怒对方而引起双方的斗争,所以这类人避免去批评比尔,保持现状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口是心非,面和心不和都是这类人在职场的典型代表,他们表面追求和平友好,但背后为了利益会选择明争暗斗,只关系自己的利益,无视对方的成长,以胜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我同学老钱讲过一个故事,他们公司两位部门副经理为争夺部门经理的职位,在背后散播对方的负面消息,而且很多内容都没法确认是真是假,大部分同事对此只能听之任之,但事与愿违,最终公司选择了空降部门经理,这二位都没有实现愿望。

3.自我保护心态

前面说的斗争心态是一种属于激进的心态,和它形成对立的是一种自我保护心态,在这类人眼里,外界的人或事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为了更好的自我保护,他们选择与世无争,隔岸观火的行为方式。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们喜欢既有的规则,只关心既得利益,稳定是他们最大的诉求,所以他们排斥对方任何的进步或改变,排斥环境的改变,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全感。

以上说的三种心态都是打工者意识最典型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只顾眼前利益,只顾个人利益,缺乏发展意识,缺乏双赢意识,他们就算看到对方错误,也不对其提出批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内心价值观追求。

如何有效批评?

三、懂得三大效应,让批评帮助我们成长
前面我们重点介绍了批评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不愿去批评的内在原因,如果你已经看懂上述二点,相信你现在的顾虑就是如何去批评更有效,毕竟没有人愿意接受批评,所以批评是一门艺术,你掌握的好,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这里分享三个关于批评的技巧:

1.懂得“空雨伞效应”,让批评言之有物

“空雨伞效应”是麦肯锡公司创造的一种处理问题的简单做法,非常简单实用,举个例子:早上出门的时候,抬头看天,发现有乌云,感觉要下雨,然后回去拿把雨伞。

“空”代表天空乌云的情况,就是事实
“雨”代表对乌云会导致下雨的判断,就是对事实的解释
“伞”代表拿伞行为,就是根据解释采取的行动
所以“空雨伞”就是分别代表事实,解释,行动。通过简单的三步,可以把问题清晰的罗列出来,在你需要批评的时候,让你的批评言之有物,而不是泛泛而谈。

这个理论最早我是从当时我在外企时的一位老板学来的,他堪称是这个理论的使用典范,记得当时和他在谈论一位下属业绩下滑的原因,该下属做了一年时间,之前一直业绩OK,但最近三个月出现了下滑,下属本人对此的解释是属于正常的波动,很快能恢复。

但作为管理者对这样的解释并不是很认可,所以我和我老板沟通此事,首先我们都认为该员工态度,能力都没问题,后来在查看员工每天的考勤定位签到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所在,他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每天有去拜访客户,但签入时间比较晚。

所以我们当时的结论是,可能该员工最近出现了一些松懈的想法,自认为客情关系已经到位,所以拜访频率没有之前这样的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和他进行了沟通,把我们看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和他做了交流,他也承认拜访时间是有减少,但他认为这个时间的改变,不会影响销量,因为他觉得客情关系足够的稳定。

我们也明确要求从签到拜访时间上作出改变,他虽坚持自己的判断,但也同意我们的方案,他恢复了以往的签到拜访时间后,很快销量出现了反弹,从此,他不管客情关系有多牢固,都不敢再次范这样的错误。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空雨伞”理论的演练

“空”就是销量出现下滑并发现拜访签到时间缩短,就是事实
“雨”就是对签到时间缩短导致下滑的判断,就是解释
“伞”就是要求其恢复之前签到拜访时间的行为,就是行动
在职场我如何快速获得成长?相比赞美,我更需要合理批评
空雨伞效应

2.懂得“三明治效应”,让批评言之有术

前面的“空雨伞”效应可以让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做到言之有物,但批评毕竟是一个双方沟通的过程,需要互动,需要技巧,所以还需要言之有术。

在批评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三明治效应”,指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对方的优点,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第三层总是鼓励、信任、支持,使之后味无穷。

这个方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先通过第一层的认同,先让对方卸下防卫心,培育良好氛围,然后输出关键的核心内容,即批评,最后再通过第三层的鼓励和信任,让对方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技巧性的包装,让你的批评言之有术,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比如一些新员工由于是第一次做PPT经常会出现问题,或数据缺失,或数据逻辑错误,针对这样的情况,你就可以使用这个效应来和他进行沟通,你可以说:

谢谢你准时上交PPT,作为新同事,说明你很重视这次任务,我看了你的片子,如果你能再加上同比数据,以及预估目标的话,整套片子看起来会更加有质量,相信你通过这次的操作,以后应该可以避免同类错误的出现,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所以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加严谨。

在职场我如何快速获得成长?相比赞美,我更需要合理批三明治效应

3.懂得“反弹琵琶效应”,让批评言之有悟

当你懂得了如何让批评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术后,如果还想获得更高的批评艺术,可以通过“反弹琵琶效应”来让批评言之有悟,即批评的最高境界,你没有正面指出批评,而是通过其他的表述,让其自己感觉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自发的改正。

这一术语来之于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操琴者一反常态,不是正弹琵琶而是反弹琵琶,这一形象令人叹为观止,其效果远胜于正弹琵琶。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之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的现象,称之为反弹琵琶效应。犹如孙子兵法讲的作战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个做法要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在你充分了解对方性格的基础上,只有对方是一个有自我反省和自我觉悟能力的人,该方法才能奏效,否则,这样的沟通毫无意义。同时,该方法特别适合一些逆反心理特别强的人。

我团队之前有位下属,老任,80后,是新招的员工,找他原因主要是他业务能力突出,能带来业绩,但为人有个性,对自己看不惯的东西都喜欢评论,特别是公司一些新政策,如果不符合他预期,也会在团队散播一些负面影响。

尝试过几次和他沟通,但收效甚微,有一次我换了个方式,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老任喜欢发表个人意见,我就让他做团队的意见收集人,在一次团队会议上,宣布因为老任经验丰富,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也热心听取大家意见,所以今后新政策新活动执行,都由他听取团队每位成员意见,并负责收集后统一反馈给公司。

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老任在听取团队其他成员一些负面情绪后,会先主动安抚其情绪,也会从公司角度出发更客观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所在,从原本一个负面消息传播者变成了负面消息的清除者。

以上三种批评的策略在工作中是非常简单实用的三种方式,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灵活使用,相信一定可以帮助到你。

反弹琵琶效应

写作最后


人和人之前需要赞美,但用多了赞美之后,千万别忘了你还有批评这个武器可以使用,而且只要合理运用,批评带来的正面效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让你获得更多地信任,更多地支持,更多地认可。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鼓励和支持,但更需要批评让其脱变成长
一个人的自信离不开赞美和认可,但更需要批评让其自我强大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批评同样可以是一件宝贵的礼物,请不要吝啬用它来给你的朋友和同事,终有一天,他们会感谢你当初的这份礼物。

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转载自《老姚说职场》